中國的影視界有個怪現象:明明稱影視為文化,可是,那些有反思能力的導演在接受采訪時都異口同聲地說:“這個行當的從業人員素質太低了,太沒文化了。”
這話就讓人聽不懂了,那些導演和演員不也個個都是“北電”和“中戲”出來的嗎?於是有人說:那是因為沒有文化雜交,他們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,不了解人。
想想也對,如果導演們就學怎麼導電影,演員就學怎麼演電影,那還真算不上什麼文化,最多就算一技巧。於是姜文說:導演不是學出來的;夏雨說:在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就能去演戲。
看看英達,就不會有這些擔心了,人家本科在北大學的是心理學,在對人類有了系統的認識之後,又去美國學了導演。算是又有知識又有技巧了。
只可惜他滿腹的經綸在我的兩次採訪中都沒用上,我既沒跟他聊心理學,也沒跟他聊創作。看著他那知識爆炸的樣子,我卻對低級趣味發生了興趣。我想,知識不是用來聊的。
寫男人,就不能不談色。
雪村管英達叫“恩師”。
都說喜歡吃甜食的男人好色。不過不管英達吃多少甜食,恐怕除了在已經超重的體積上再加點兒肉以外不會有其他的意義。小時候,父母和周圍的叔叔阿姨經常逗他,他們問:這個阿姨好看不好看?那個阿姨好看不好看?他的答案總會引起哄堂大笑。
因為他說:“小眼睛的好看,嘴大的好看。”親朋好友們不能眼看著他吃虧呀,於是開始教他:傻孩子,大眼睛的阿姨好看。“其實這不是我的感受,是大人灌輸的,甚至強加的。
在大人不斷強加的同時,我一直長到今天。這些年間,社會在不斷地暗示我什麼樣的女人是美的,我不知不覺早巳接受了這樣的觀念。現在,觀念是不是我的?肯定不是。”
等發現審美觀是別人灌輸給自己的時候,他已經三十多歲了,已經沒有其他觀點了。“有時候我就想,唐朝的時候,大家看到身材像煤氣罐一樣的女人,從心裡覺得她們美嗎?我想一定是的。
那時的男子們看到像楊貴妃那樣的胖丫頭一定會臉紅心跳的。因此,我相信所謂美一定是人杜撰出來的標準。”
剝去了表皮以後,人與人之間靠什麼相互尋找呢?氣味兒?還是磁場?
英達說,人與人之間的本質是心理狀態,夫妻之間更是如此。這算是結過3次婚後他的經驗之談吧。比如,剛見到一個漂亮姑娘時,可能會臉紅心跳,可是跟她在一起待了一段時間後,就看不出她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了,甚至會發現很多缺陷,覺得跟別的女人也沒有多大差別。
後來就想:我這是何苦來哉?其實,比她好的大有人在嘛。反之,與外表平常的女人在一起時間長了,越來越覺得她可愛,尤其在交流上。
愛的是她的性格。到這個時候,她們倆的外表對於我來說是一樣的,看了些日子後就都是普通人了。夫妻之間只剩下性格了。
“我對妻子的要求只有兩個字:忠誠。”英達說,“這不太好理解吧,我英達一個現代人怎麼可以這樣想?如果我們說關於一個妻子的品質,比如聰明、美麗、慷慨、會過日子、忠誠等等,問我哪一個是必不可少的,那一定是忠誠。”
英達是1987年底在美國拿到導演專業碩士學位後回國的。就在這時候,他的第一次婚姻宣告結束了。他們是在美國相識的,英達結束學業後,他的第一任前妻選擇留在美國。
他們並沒有發生衝突,關鍵在於英達想回國。“不論是我跟她留在那裡還是她和我一起回國,對兩個人來說都是受委屈,這種委屈不是靠兩個人感情好就能夠彌補的。”
回國的同時就和後來的前妻宋丹丹在一起了。“說實話,我並不是為她而回國的。”
中國人在情感世界裡容易糾纏在“這事誰對誰錯”的觀念裡。英達說:夫妻之間沒有對錯。“我是個婚姻家庭的信奉者,但有時我很懷疑,一男一女能否組成家庭。男人和女人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,硬把他們關在一個籠子裡,不出問題才怪呢! ”
一個人對問題的感受到了什麼程度,才下決心離婚呢?
2002年英達執導《體育人家》。
英達說:“我離過兩次婚,這兩次的感受都不一樣。只覺得當時形勢推著人走,不是人能思考,然後做個決定的。
兩個人走到了崩潰的機制中,完全都是身不由己。那時的生理狀況都跟平常不一樣,人在離婚的關頭或忽陷情網時,這個階段可以維持短則幾天,多則一兩年,人的腎上腺素的分泌跟平常完全不一樣。到現在我能記住的那幾次結婚,離婚的狀態是:心慌氣短,有一定的興奮。”
我們常聽說一句話:男人越離越害怕,女人越離膽越大。
“我覺得確實如此,有這個特點。家庭生活是很神聖、很重要的,因此,我很害怕離婚,但我不害怕結婚。”
跟宋丹丹離婚後不久,英達就跟著名演員梁天的姐姐梁歡結婚了。梁歡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才生,有名的才女,多年來一直和哥哥梁左為英達的喜劇做編劇。
在跟宋丹丹離婚以前,許多年來,他們的婚姻一直被人津津樂道,是眾人的楷模,一對模範夫妻。回首往事,英達說:“其實,在我和宋丹丹的這10年當中,我們共同的私生活實在太少了,很多不該說甚至不是自己意思的東西都順著媒體的意思走了。”
有了這次經驗教訓以後,英達對待現在的婚姻絕對低調,梁歡也從未在媒體面前與英達共同露面。